2. 通过节能技改腾出能耗指标的,应为“十四五”期间产生 节能效果的项目,须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印发的《节 能项目节能量审核指南》(发改环资〔2008〕704号)和《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》 (GB/T13234-2018) 要求,详细说明节能量计算依据。技改项目建成后达不到设计效果的,扣减项目对应用能指标。 3. 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用能指标的,若项目单位自建 可再生能源设施,需提供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方案、技术指标、 预计发电量及相关审批手续;通过购买绿电折算的用能指标,项目单位须按承诺逐年落实绿电指标。 中政商情网-专注于中国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,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报告,市场调研,专题报告,定制报告,商业计划书,项目可行性报告,节能评估报告,水土保持方案,项目投资风险评定报告,资金管理实施细则,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,投融资申请报告,产业园区规划,工程咨询报告,政府专项债券申请报告,资金申请书,十五五战略规划等权威咨询。涵盖文化体育、物流旅游、健康养老、生物医药、能源化工、装备制造、汽车电子、农林牧渔等领域,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、智慧生活、智慧制造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消费、新金融、人工智能、“互联网+”等新兴领域。 中政商情网覆盖100+产业数据: 信息技术:信创、5G、物联网、传感器、云计算、大模型、网络安全、集成电路、地理信息、精密测绘、软件服务、数字经济、工业软件、智能终端、数据中心、数字创意、新型显示、超高清视频、工业互联网 未来产业:氢能、储能、算力、元宇宙、区块链、人工智能、类脑智能、计算产业、光电通信、基因工程、空天技术、深地深海、自动驾驶、量子通信、量子信息、合成生物、低空经济、卫星及应用、人形机器人、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 装备制造:轴承、激光、北斗、航天、航空、机器人、压缩机、无人机、数控机床、轨道交通、智能装备、工程机械、物流装备、工业视觉、增材制造、农业机械、工业母机、新能源汽车、精密仪器设备、智能网联汽车、激光与增材制造 医疗健康:大健康、医疗器械、医药制造、医疗服务、生命健康、生物医药、智能医疗 新能源:风能、核能、光伏、太阳能、锂电池、新能源、生物质能、高效节能、先进环保、安全节能环保、磷酸铁锂电池 新材料:化工、玻璃、新材料、合成纤维、玻璃纤维、合金特材、超硬材料、磷酸铁锂、新型建筑材料、尼龙(PA) 服务业:时尚、金融、科技服务、文化体育、现代服务业 其他:酒、造纸、印刷、钢铁、食品饮料、纺织工业、海洋经济、家用纺织、金融科技、安全应急、文化旅游、产业用纺织 农林牧渔业、水利、煤炭、电力、新能源、核能、石油天然气、钢铁、有色金属、黄金、石化化工、建材、医药、机械、城市轨道交通装备、汽车、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、航空航天、轻工、纺织、建筑、城镇基础设施、铁路、公路及道路运输、水运、航空运输、综合交通运输、信息产业、现代物流业、金融服务业、科技服务业、商务服务业、商贸服务业、旅游业、邮政业、教育、卫生健康、文化、体育、养老与托育服务、家政、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、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、民爆和烟花爆竹产品、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服务业、人工智能、智能制造、农业机械装备、数控机床、网络安全 简要概括项目建设规模、产品工艺方案、设计能耗、替代能耗来源、替代能耗量等内容。 主体项目基本情况,产品工艺方案、实施计划、生产流程、产值、单位产值(增加值)能耗、总体用能情况等。 能耗解决方案应保证专业性,编写人员应熟悉节能有关法 律政策和标准规范,了解报告编制的内容深度要求,具备计算、分析和评价替代方案能源消费情况,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。 落实替代能耗方案责任主体为项目建设单位,市县主管部 门负监管责任。明确项目用能量监测、替代能耗量落实情况监 测手段,市县相关主管部门对落实能耗解决方案的监管措施等。 能耗解决方案须单独编制、上报。替代能耗来源复杂且计算量大的,委托第三方评审机构核算后认定。 5. 通过用能权交易获得用能指标的,应以年度交易承诺核算指标。项目单位须按承诺逐年落实年度交易指标。 4. 通过固碳项目折算用能指标的,需说明固碳项目实施方 案、实施计划、技术路线、固碳量计算依据。固碳项目建成后达不到设计效果的,扣减项目对应用能指标。 1.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腾出用能指标的,原则上应为“十四 五”期间实际运行的,并计划在项目投产前淘汰相关产能腾出的 能耗指标,能耗量取项目上年度能耗总量作为替代指标(上年 度生产不正常的,取前3年能耗总量平均值;近3年生产不正常的,取前5年能耗总量平均值)。 项目替代能耗总量和各类替代能耗来源、替代能耗量,详 细说明各类替代能耗实施方案和计划、工艺流程、测算依据、证明材料等。 能耗解决方案应根据替代能耗来源、特点,提出科学、合 理、可操作的实施方案,为能耗解决方案实施和验收提供具体依据,不能仅做原则性、方向性描述。 能耗解决方案要客观、真实、可靠,应从能耗解决方案实 际出发,对相关资料、文件和数据的真实性做出分析和判断。 替代能耗指标核算应科学、合理、准确,满足可核查、可验证和可统计等要求。 能耗解决方案原则上应与项目建设具有同时性,替代方案项 目须与主体项目同时投用、同时验收,对能耗解决方案未落实的,节能验收不予通过,项目不得投产运行。 有关说明:能耗解决方案中计算项目能耗总量、替代能耗 量时均不包含原料用能;电力(等价值)折标准煤系数按上年 度电厂发电标准煤耗计算(2022年我省电厂发电标准煤耗 0.30131 千克标准煤/千瓦时);固碳项目折算用能按照1千克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2.6千克计算。